
会计与审计分离的探讨,会计与审计分离之探讨
一、会计与审计的概念界定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对企业、机关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反映和监督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其目的是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审计则是由独立的专门机构或人员接受委托或根据授权,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和其他资料及其所反映的经济活动进行审查并发表意见,审计的作用在于验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可靠性。
会计与审计为什么分离呢?会计的主要职责是记录和报告经济业务,而审计的重点在于审查和验证这些记录和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会计人员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管理层的压力、自身利益等,导致会计信息出现偏差,而审计人员独立于被审计单位,能够以客观、公正的态度进行审查,从而保障会计信息的质量,会计工作通常是日常性和连续性的,而审计工作则具有间歇性和突击性,审计人员可以在特定的时间点对会计信息进行全面检查,发现潜在的问题,会计和审计所需的技能和知识也有所不同,会计人员需要精通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方面的知识,而审计人员除了这些知识外,还需要具备审计方法、风险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二、会计与审计的目标差异
会计的目标主要包括向利益相关者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帮助管理层进行决策等。
审计的目标则是确定会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从目标差异来看会计与审计的分离,会计的目标侧重于信息的生成和提供,而审计的目标侧重于对已生成信息的检验和确认,如果两者不分离,会计人员可能会因为自身利益或其他原因而忽视一些错误或舞弊行为,从而影响信息的可信度,而审计人员的独立存在,可以从外部视角对会计信息进行严格审查,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会计目标的实现可能会受到企业内部环境和管理的影响,而审计目标的实现则更强调独立性和公正性,这也要求两者在组织和职能上进行分离。
三、会计与审计的职能不同
会计的职能包括核算职能、监督职能等。
审计的职能主要有监督职能、鉴证职能和评价职能。
会计与审计职能的不同导致了它们的分离,会计的核算职能是基础,通过对经济业务的记录和分类,形成财务报表,仅仅依靠会计自身的监督职能可能并不足以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审计的监督职能则更加专业化和独立化,能够对会计工作进行全面、深入的检查,审计的鉴证职能为外部使用者提供了额外的保障,增强了会计信息的可信度,审计的评价职能可以对企业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方面进行评估,为企业的改进和发展提供建议,这种不同职能的划分和分离,使得会计和审计能够各司其职,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作用,共同为企业和社会提供高质量的财务信息。
四、会计与审计的工作方法差异
会计工作主要采用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等方法。
审计工作则包括检查、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分析程序等方法。
会计与审计工作方法的差异也促使了它们的分离,会计工作方法注重日常的记录和处理,以确保财务信息的及时和准确,而审计工作方法更侧重于对已有的会计资料进行审查和验证,通过不同的技术手段来发现潜在的问题,这种工作方法上的差异使得会计人员和审计人员需要具备不同的技能和专业知识,如果两者不分离,可能会导致工作的混乱和效率的降低,审计工作方法的独立性和专业性要求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避免受到不当影响,而会计人员作为企业内部的一员,与企业的关系更为紧密,这种角色和方法上的差异,使得会计与审计的分离成为必然。
会计与审计的分离是基于它们在概念、目标、职能和工作方法等方面的差异,这种分离不仅有利于保障会计信息的质量,提高审计的有效性,还能够促进企业的规范管理和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会计与审计的各自特点和重要性,加强两者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共同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