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存货跌价准备的深入剖析,存货跌价准备剖析
一、存货跌价准备的概念
存货跌价准备是指在中期期末或年度终了,由于存货遭受毁损、全部或部分陈旧过时或销售价格低于成本等原因,使存货成本不可以收回的部分,应按单个存货项目的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差额提取,并计入存货跌价损失。
为什么会有存货跌价准备呢?这主要是基于会计的谨慎性原则,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存货的价值可能会因为各种因素而发生波动,市场需求的变化、技术更新导致产品过时、原材料价格波动等都可能使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其成本,如果不及时对这种减值情况进行反映,就可能导致企业资产的虚增,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二、存货跌价准备的确认条件
存货跌价准备的确认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存货的市场价格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企业使用该项原材料生产的产品的成本大于产品的销售价格;因产品更新换代,原有库存原材料已不适应新产品的需要,而该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又低于其账面成本;因企业所提供的商品或劳务过时或消费者偏好改变而使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导致市场价格逐渐下跌。
之所以要明确这些确认条件,是为了确保存货跌价准备的提取是合理和准确的,只有在这些特定情况下,才能认定存货确实发生了减值,从而提取跌价准备,这有助于防止企业随意提取或滥用存货跌价准备来调节利润,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
三、存货跌价准备的计算方法
存货跌价准备通常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进行计算,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这种计算方法的存在是为了更准确地衡量存货的实际价值,通过比较成本和可变现净值,可以清晰地看出存货是否存在减值以及减值的程度,这样能使企业的资产计价更加符合实际情况,避免高估资产价值,从而为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
四、存货跌价准备的影响
存货跌价准备的提取对企业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它会减少企业的资产